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>>党团建设>>党团工作>>正文
软件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(二)|社会服务践行团:走进青铜峡市蒯桥村,感悟岁月坚韧与温暖力量
2025/07/11     (点击: )

7月6日,宁夏职业技术大学软件学院“三下乡”社会服务践行团队带着满腔热情与期待,踏入宁夏青铜峡市蒯桥村,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、充满挑战的实践之旅。此次实践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立足乡村实际,通过走访调研、帮扶关爱等活动,助力乡村振兴,同时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“自找苦吃”的深刻内涵。

建筑前的广场上有许多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在瞿靖镇蒯桥村的走访入户活动中,我们“三下乡”实践团队有幸遇到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。他的故事,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,为我们揭开了“岁月”与“坚韧”的全新篇章。

戴帽子的人在街道上走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老人虽已年近百岁高龄,但身体依然硬朗,精神矍铄。他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下。屋内虽然简陋,却干净整洁,墙上挂着一幅幅老照片,记录着岁月的痕迹。老人为同学们讲起了他时年轻的故事。他回忆起过去的艰苦岁月,脸上始终带着乐观的笑容:“那时候日子苦,但大家都是一起扛过来的。”尽管生活并不富裕,但他从未抱怨过什么,反而从那些艰难岁月中汲取了坚韧的力量,传承至今,成为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。

图片包含 人, 男人, 小, 年轻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走访过程中,我们还来到了一位低保户家中,她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“温暖”与“希望”的力量。

老人正在院子里忙碌。她的子女都已大学毕业,在外找工作,生活虽不富裕,但一家人努力奋斗。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,与我们聊起了生活。她告诉我们,虽然生活有些困难,但村里和政府的关心让她感到很温暖:“虽然我没有多少钱,但政府每个月都会给我发低保金,村里也会定期来看望我,我很感激。”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那笑容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。在她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困境中坚守的温暖与力量,也看到了政府关怀与社会温暖的生动体现。

人们站在一起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在蒯桥村七组,我们见到了赵国胜大哥。这次走访,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,也看到了困境中的坚守与希望。

赵国胜大哥今年 58 岁,是蒯桥村七组的一名普通村民。然而,2021 年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。那一年,赵国胜大哥突然患上了急性脑梗。这场疾病让他失去了劳动能力,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。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后续的康复治疗,赵国胜大哥一度陷入困境。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,他被纳入了监测户,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帮助。政府的关怀如同一束温暖的光,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,让他们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。

赵国胜大哥的故事,是乡村生活中无数个平凡而坚韧的故事之一。他们虽然面临着困境,但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希望,用坚韧的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。

图片包含 人, 男人, 建筑, 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这次走访,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老人的故事,更是一种对“岁月”和“温暖”的深刻思考。老人的坚韧和乐观让我们深受感动,也让我们明白,岁月虽然会带走很多东西,但也会留下最珍贵的品质;温暖是一种力量,是一种生活的希望。老人的坚守和乐观,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,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在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。

在今后的实践中,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立足乡村实际,发挥专业优势,助力乡村振兴。同时,我们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“自找苦吃”的嘱托,在实践中磨砺意志、增长才干,为推动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迈上新台阶贡献青春力量。

人的照片上写着字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
文/图  张 洁/马佩博


地址: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宁夏职业教育园区

邮编:750021  电话:0951-2135373  0951-2135376